AMD 公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強勁的財務業績,收入達到 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6%。該公司實現了 50% 的毛利率和 7.09 億美元的凈收入,相當于每股攤薄收益 0.44 美元,比上一年大幅增長。非 GAAP 數據反映了更強勁的業績,營業收入為 18 億美元,凈收入為 16 億美元。首席執行官 Lisa Su 博士將這一增長歸因于數據中心和 AI 的強勁銷售,以及新產品線的成功,盡管宏觀經濟條件充滿挑戰。數據中心部門產生了 37 億美元的收入,主要來自 AMD EPYC CPU 和 GPU,而
關鍵字:
AMD 財務業績
芯片大廠AMD今年一季度的營收超預期強勁增長,二季度營收指引放緩仍強于預期,顯示應用人工智能(AI)的相關需求仍給力,關稅等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打擊還沒有華爾街預期的嚴重,帶來了AI芯片巨頭英偉達也可能交出亮眼業績的希望。分析認為,美國的新芯片出口限制給AMD未來的收益蒙上陰影,但本次AMD的指引優于預期,提振了投資者的信心。AMD指引強勁得益于,市場對能創建和運行AI軟件的高端計算機需求。AMD不僅在利潤豐厚的數據中心處理器市場繼續取得進展,從英特爾手中奪取市場份額,還受益于個人電腦(PC)的強勁芯片需
關鍵字:
AI AMD 營收
5月6日消息,據報道,臺積電的2nm制程技術正在引發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有望成為該公司下一個"淘金熱"。報道稱,臺積電的2nm節點需求遠超以往任何制程,甚至在大規模量產之前就已經展現出強勁的吸引力,有望超越目前極為成功的3nm節點。臺積電的2nm制程技術在成熟度上取得了快速進展,其缺陷密度率已與3nm和5nm相當,并采用了新的環繞柵極晶體管(GAAFET)架構。此外,與3nm增強版(N3E)相比,2nm制程的速度提升了10%至15%。在市場需求方面,蘋果被認為是2nm制程的最大客戶,可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制程 蘋果 NVIDIA AMD
4月15日,AMD宣布其新一代Zen 6 EPYC處理器「Venice」正式完成投片(tape out),成為業界首款采用臺積電2nm(N2)制程技術的高效能運算(HPC)處理器,預計將于明年上市。這也是AMD首次拿下臺積電最新制程工藝的首發,而以往則都是由蘋果公司的芯片首發。N2是臺積電首個依賴于全環繞柵極晶體管(Gate All Around,GAA)的工藝技術,預計與N3(3nm)相比,可將功耗降低24%至35%,或者在相同運行電壓下的性能提高15%,同時晶體管密度是N3的1.15倍,這些提升主要得
關鍵字:
AMD N2 制程 臺積電
2025年4月15日,根據英偉達最新披露的8-K文件顯示,英偉達面向中國市場“特供”的人工智能(AI)加速器H20被列入了出口管制,必須要有許可證才可出口,該許可要求將無限期有效。文件中顯示4月9日美國政府就通知英偉達,要求其向中國(包括香港和澳門)和D:5國家或地區(D:5指美國《出口管制條例》中的武器禁運國家或地區),或向總部位于或最終母公司位于這些國家的公司出口H20芯片,以及任何其他性能達到H20內存帶寬、互連帶寬或其組合的芯片,都必須獲得出口許可;4月14日,美國政府再次通知英偉達,許可證要求將
關鍵字:
英偉達 H20 AI 芯片 華為 Ascend AMD
北京時間4月16日,截至發稿,英偉達美股盤后持續走低,現跌6.52%,報104.89美元,市值一度蒸發178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051億元)。英偉達當地時間4月15日在一份文件中表示,與向一些地區和國家出口H20圖形處理器相關的季度支出約為55億美元。英偉達在文件中表示,4月9日,美國政府告訴該公司,將需要獲得向部分國家與地區出口芯片的許可證。英偉達的文件是迄今為止最強烈的跡象,表明英偉達的整體增長可能會因對其芯片的出口限制增加而放緩。美國政府稱,英偉達的芯片可用于制造軍用超級計算機。圖為英偉達股價走
關鍵字:
英偉達 AMD
上個月,一個 Google 安全研究人員團隊發布了一個工具,該工具可以修改基于 Zen 微架構的 AMD 處理器的微碼,即 Zentool。雖然這是一個安全漏洞,但對某些人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來自中國某項目組的成員正在舉辦一項競賽,旨在為 AMD 基于 Zen 的現代 CPU 開發微碼,使其能夠本地執行 RISC-V 程序。最終目標可能是使用現有的芯片構建終極 RISC-V CPU。x86 是大約 48 年前開發的復雜指令集計算機 (CISC) 指令集架構 (ISA)。但是,
關鍵字:
AMD Zen處理器 RISC-V 代碼
全球PC用戶硬件配置呈現顯著變化,八核CPU首次超越六核CPU成為最受歡迎的配置,這一趨勢被認為與AMD銳龍 7 9800X3D處理器的熱銷密切相關。不過,截至2025年4月1日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CPU市場中,英特爾仍以56.3%的份額保持領先,但較上年下降10%;AMD市場份額增至43.7%,同比上升16.6%,在八核市場的強勢表現是其份額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根據上月在美國亞馬遜平臺上,AMD的CPU銷量占比高達78.74%,銷售額達到約780萬美元,而英特爾的CPU僅占21.26%,銷售額約為150萬
關鍵字:
AMD 英特爾 CPU 銳龍 酷睿
「買愈多、省愈多」的話語權輪到AMD發聲! 根據近期業者公布AI服務器測試結果顯示,MI300X在相同條件下,達到英偉達H200 5倍之Tokens(參數)吞吐量。 得益于AMD在ROCm生態系導入的新AI Tensor Engine(張量引擎),加速GPU訓練及推理; 另外,在硬件層面大量堆疊HBM也發揮關鍵作用。 未來在成本更加錙銖必較的情況下,AMD AI服務器更顯優勢。平價語言模型的崛起,正在重塑GPU市場生態,阿里巴巴首開全球數據中心算力過剩第一槍,業界分析,未來成本更加被檢視情況下,AMD A
關鍵字:
AI加速器 AMD 英偉達
路透社本月早些時候報道稱,臺積電向英偉達、AMD、博通等美國芯片巨頭提議,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以運營英特爾公司的晶圓代工部門(Intel Foundry),目前這項交易談判尚處于早期階段。
關鍵字:
英特爾 臺積電 晶圓代工 英偉達 AMD
DeepSeek興起以后,本地部署AI大模型逐漸走進了大眾視野,對比云端版本,本地部署的優勢很明顯,不需要聯網,告別遇到“服務器繁忙,請稍后再試”這種問題,而且數據庫存在本地,同時具有隱私性,保護數據安全。因為DeepSeek顯著降低了部署成本,使得不少消費級電腦都能輕松玩轉,變成超級私人AI助理。不過畢竟需要依靠自身硬件來跑AI大模型,雖然成本降低了不少, 但也不是沒有門檻,只不過相對較低一些。目前DeepSeek開源特性,開發者跑出了五花八門的模型,專業名詞叫蒸餾模型,這些蒸餾模型有些專門為低配電腦訓
關鍵字:
deepseek 本地部署 AMD
3 月 24 日消息,據臺灣地區《中國時報》今日報道,臺積電正在全力提升 2nm 產能,其位于高雄和寶山的工廠將是關鍵基地。高雄廠將于 3 月 31 日舉行擴產典禮,首批晶圓預計 4 月底送達新竹寶山。4 月 1 日起,2nm 工藝的訂單通道將正式開放,蘋果有望率先鎖定首批供應,這一趨勢符合過往經驗。蘋果計劃采用臺積電 2nm 工藝打造 A20 芯片,該芯片將專為 iPhone 18 設計,并預計于 2026 年下半年發布。此外,包括 AMD、英特爾、博通和 AWS 在內的眾多客戶也在排隊等待 2nm 產
關鍵字:
臺積電 2nm 晶圓 蘋果 A20 iPhone 18 AMD 英特爾 博通 AWS
3月24日消息,據報道,甲骨文已與AMD簽署了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計劃搭建包含3萬塊MI355X的AI集群。甲骨文董事長兼CTO拉里·埃里森在2025財年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上透露了這一采購計劃,埃里森還解釋了該公司優勢所在:“我們能打造比對手更快、更經濟的巨型 AI 集群。按小時計費模式下,速度優勢直接轉化為成本優勢,這正是我們斬獲大單的秘訣。”甲骨文計劃采用“小步快跑”的模式建設數據中心,先建小型數據中心,再根據需求逐步擴容。AMD MI355X對標英偉達B100/B200,預計2025年年中上市,
關鍵字:
甲骨文 AMD AI GPU
英偉達去年的收入幾乎與其后九家無晶圓廠競爭對手的總和相當。根據集邦咨詢(TrendForce)的數據,2024 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在人工智能應用處理器銷售的推動下實現爆發式增長。頭部十家無晶圓廠芯片設計企業去年總收入接近 2500 億美元,其中近半數來自英偉達。這些頂級無晶圓廠芯片設計公司的總收入達 2498 億美元,同比增長 49%。增長主要得益于 AI GPU、專用集成電路(ASIC)、相關芯片(如網絡處理器、DPU)、數據中心 CPU 的需求飆升,以及客戶端 PC 需求的復蘇。行業整合進一步加劇,前五
關鍵字:
英偉達 晶圓廠 高通 AMD
近日,新思科技宣布,正式推出使用最新AMD Versal Premium VP1902系統單芯片的全新HAPS原型與ZeBu仿真系統,擴展其領先業界的硬件輔助驗證(HAV)產品選項。新思科技公開表示,次世代的HAPS-200原型與ZeBU-200仿真系統,可達成更高的運行時間效能、更佳的編譯時間與更優異的除錯生產力。
這兩套系統系構建在全新的新思科技仿真與原型就緒(EP-Ready)硬件架構上,可通過重組態的軟件促成仿真與原型使用場景,優化客戶的投資報酬率。
ZeBu Server 5 強化后可達
關鍵字:
新思科技 AMD 硬件輔助驗證
amd ryzen v2000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md ryzen v2000!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md ryzen v2000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md ryzen v2000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